mimi剑雨秋霜

平生常为书俯首,此身只向花低头。

【楼诚衍生/沈剑秋/承志/一霖】【楼诚】开罗日记 (二)

沈剑秋(注1)日记:

     1943年11月10日,晴。甫至埃及,果然古国风貌,殊为不俗。进入开罗,但见街巷网集,市井喧然。人云此处建城千余载,几未蒙战火,故得存续如许繁华。不由思及日寇铁蹄践踏之故园,恨意难平。

      

     1943年11月17日,开罗西北约50公里,比尔卡什。

     沙漠的清晨来得突然,刚刚还是漆黑如墨的天空,倏地在东边缓缓出现了一丝淡淡曙色,坚定而迅速地将横过视野的地平线撕开一条明亮的裂口。然后,硕大而火红的朝阳便从那道裂口里一跃而出,略有些倾斜的阳光掠过漫无边际的暗黄色的砂砾,在平坦的一望无垠的戈壁上留下微小的黑色阴影。

      很快,随着阳光的逐渐直射,沙漠上小小的阴影消失了。气温仿佛在几分钟内由凉爽宜人变得火辣灼热,而比尔卡什也在几分钟内一如往日地忙碌喧闹起来。

     

       对于八岁的卢克索男孩阿卜杜拉来讲,这个巨大的院子真的是太巨大了,大得让他都没有办法回家以后跟弟弟妹妹形容。此刻,太阳正在头顶,骆驼的嘶鸣在身边此起彼伏。其实,从小长在驼背上的阿卜杜拉知道骆驼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平时也大多很安静。但是,这里的骆驼实在太多,而那些被绑住一条腿的骆驼们显然感觉很不舒适。

       就像自己难受了会哭---男孩儿这样想着,骆驼的叫声于是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气味也一样。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驼栏里几千头骆驼挤在一起的味道在热浪的蒸腾中甚嚣尘上,会让初来者头痛欲裂。但是男孩早已经习惯,作为家中的长子,八岁已经是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年龄。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这次父亲和叔叔带着他,从苏丹的贝都因人那里接手了200多峰骆驼赶到开罗来转卖,而这个弥漫着刺鼻气味、充斥着巨大声浪的所在,就是整个埃及最大的骆驼市场。

       尽管是第一次出远门,阿卜杜拉却迅速地进入了角色。此刻,他正嘴里叼着一块耶素(注2),驼鞭夹在腋下,腾出双手为一头骆驼绑好前腿上的绳带(注3)。父亲和叔叔都去前面和别人谈生意去了,整个驼栏的200多峰骆驼就由他一个人看管,是万万不能出差错的。

       绑好绳带,男孩伸伸脖子,把有些干硬的耶素咽下肚去,心里面不知第几次想起父亲的承诺:如果这次的生意顺利,就奖励他去吃库纳法。(注4)那可是以往只有开斋节才能吃到的美味啊!想到这里,男孩不禁吞了吞不知何时冒出来的口水,将靠近栏口的两峰骆驼往里面赶了赶,吃力地爬上方方正正的草料垛,在阳光的阴影里摸出叔叔给他捡来的半本旧课本。

 

       中村英治万万没有想到身后的对手会这么难缠。

       他已经在北非和中东往来数年,作为天皇陛下不穿军装的战士,中村不止一次向上峰要求派他去参加真正的战斗。然而,大日本帝国同时通晓德语和阿拉伯语的人才少之又少,而一旦拿下中国战场,战无不胜的皇军就将横扫印度、挺进中东,与德国意大利盟友胜利会师。很显然,这个庞大的计划需要出色的人才,在整个战争期间与盟友们保持完美的沟通。

       我将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

       在全力的奔跑中,中村再次想起自己的誓言。

       但是,自己是什么时候被盯上的?这是整个上午在脑海里比誓言还多出现了很多次的问题。是前天与德国同行在清真寺的接头?还是昨天从老市场(注5)取回情报?

       来不及细想了。身后,那个高个子的中国人已经如猎豹般腾身而上。

       烈日炫目,热风刮面,那人逆着光,从侧面一个栏舍的矮墙上猱身垫步、高高跃起。由于速度太快,他身上那件普通的白色阿拉伯长袍竟然带上了十足的峭拔凌厉的气势。大幅的棉布衣襟挟卷着地上的沙尘和寸断的草梗,呼啸着直直地迫到中村面前,让他不得不屏住了呼吸。

       格挡、闪避,电光火石间,中村蹬蹬倒退几步,左臂上一丝血线蜿蜒。他知道,那是特工们最喜欢的武器之一“阿帕奇”铜指节手枪(注6),伤他的是这个组合中的袖珍刺刀;至于子弹,他在狂奔中并没忘记计数---打爆自己车胎的应该是最后一颗。

       

        沈剑秋冷冷地注视着面前这个长着一副温厚面孔的日本人,抬手把白色的长袍撩起缠在腰间。从清晨到现在,他从开罗盯着他跑了足足50公里,终于在比尔卡什镇外追上并打爆了他的车胎。司机已经被干掉了,看来,那份标注着委员长到达时间和下榻地点的情报就在这个小个子身上,而日本人在亚历山大(注7)的联络点将永远也见不到他。

       一声骆驼的嘶鸣响起,沈剑秋快步上前。他发现了日本人手中新多出的两把匕首,也没有忽视他满头的大汗和已经有些发抖的双腿。

       谁也没有说话。沉默中,两道身影移形换位、左右翻飞,脚下趟起道道尘烟。猛然间,一把匕首闪着寒光斜斜飞到空中,而沈剑秋也脚步一挫,被半捆突然滚落下来的草料绊倒在地上。

       中村大喜过望,合身扑上,却见沈剑秋并不起身,双手扶地借力,控腰转背---他右腿虚蜷,左腿却如闪电般重重直击,正中中村的小腹---这是标准的法式踢打术,学自十多年前的上海、沪上一流的世家少爷多去就习的西洋剑术馆。

       中村整个人正正地被砸在了矮墙上,第二把匕首也脱手而出。他眼前发黑,胸腔内血气翻涌,踉踉跄跄地刚要站稳,就见对面那个高大的身影已经近在咫尺----他轻捷地侧身、姿态甚至称得上优雅地旋起了右腿,带着不容阻挡的力道、精准地落在自己的颈椎上。

       轻微,但清晰的骨骼碎裂声,是中村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感知。

   

       骆驼还在嘶鸣,此起彼伏。远处甚至还传来一两句模糊的关于价格的争执。这场几乎是无声的杀戮看来没有惊动任何人。沈剑秋快速地翻检了中村的尸体,在他西装领口的夹缝里找到一个微缩胶卷。收好情报与武器,他脱下已经满是尘土的长袍丢在地上,露出里面考究的夏季西装。从这里到镇外取车花不了多长时间,那么,天黑前应该可以赶回开罗向国内发报。

       最后瞥了一眼中村扭曲的尸体,沈剑秋计算着,他应该不会在两个小时内被人发现。而就在打算离开的一瞬间,他分明听到,混杂在骆驼的嘶鸣和头顶的风声中,清晰地冒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细细的呜咽。

       抽出刚捡回的匕首,沈剑秋急速扑向声音的来处。驼栏内光线昏暗,骆驼们局促地拥挤在一起。四下一扫,他猛地掀开半捆不住颤动的草料,对上了一双圆圆的有着长长卷曲睫毛的黑眼睛:那个孩子一只手死死攥着几张破纸,另一只手堵住了自己的嘴,脏脏的小脸上满是泪痕。

       拥挤的驼栏中,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面对着这个满身杀气的男人,八岁的阿卜杜拉抖得像一片沙暴里的枯叶。

 

注1:沈剑秋:经原作者授权,本文沿用《一蓑烟雨》及番外人物设定。沈剑秋又名明鉴,为明家二少爷。再次致敬~小狸子~太太!

注2:耶素:埃及百姓主食,一种平圆形面包,不发酵,用炉火烤制而成。

注3:绳带:埃及买卖骆驼时,为了避免骆驼行走冲撞,卖家通常用绳子将骆驼的一条前腿在关节处弯折绑缚,使其三条腿着地,不能快走和奔跑。

注4:库纳法:一种用面粉和奶油制成的埃及甜食。

注5:老市场:开罗汗.哈利里市场。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小店铺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市场道路狭窄,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店面古朴、货物齐全、鱼龙混杂。

注6:阿帕奇铜指节手枪:诞生于1869年的杀人利器,由手枪、指节、刺刀和钢针组合而成,因功能多变、体积小巧而深受各国特工喜爱。

注7:亚历山大:埃及地中海岸的港口城市,毗邻欧亚,战争期间是各国情报机构活跃的地区。具体位置在开罗西北方向,距离约200公里。从开罗前往亚历山大,比尔卡什是必经之路。

评论(20)

热度(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