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剑雨秋霜

平生常为书俯首,此身只向花低头。

【楼诚衍生/沈剑秋/承志/一霖】【楼诚】 开罗日记(四)

沈剑秋日记:

19431118日,晴。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日方知万里之外,亦非尽是蛮荒。且彼处不乏慷慨悲歌、一心报国之辈,所谓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虽非我族类,亦当如是感。

 

    沈剑秋慢慢啜饮着杯中的清咖啡。

    又一天夕阳斜照,开罗著名的Fishawi咖啡馆又到了宾客云集的时候。尽管是战时,街上不时轰鸣过满载士兵的军车,但是作为开罗古城最核心地带的伊斯兰老区,日常讨生活的老百姓依然继续着免不了的柴米油盐。

    不远处,迷宫一般的汗.哈利利市场一如既往地人头攒动,战时畸形的需求带来了扭曲的繁荣:每个窄小的门脸前都有伙计热情的笑脸和堆砌得上天入地的货物;门脸深处,往往是戴着眼镜的画师们安静地起草着画稿,或者是年纪不等的匠人们叮叮当当敲打着铜盘铜碗。凝神细看,数十条弯曲狭窄的小巷子如人体上的毛细血管般延伸开去,串联起一个个最早从14世纪开始就开设在这里的作坊店铺,也隐藏住数不清的合法交易和形形色色上不得台面的勾当。

    前天,他就是在这里,在一个声浪喧然的铜器铺子前与日谍中村擦肩而过。中村的阿拉迫语已经无可挑剔,穿起长袍也与当地人几乎毫无二致,但是,接过东西时那微微的一鞠躬出卖了他。

    肌肉记忆。

    也许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自己生命中最初的烙印吧。

    又饮下一口咖啡,伴随着清冽的苦涩,久远的一蓑烟雨恍若重现,沈剑秋在心中微微一叹。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两分钟。不用看表。

    一队步行巡逻的盟国士兵从门外走过,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英国第8集团军的臂章。

   “蒙哥马利。”看着明显比其他地方军容整肃的士兵们,沈剑秋默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带着将军和皇家坦克兵团双帽徽贝雷帽的高大的身影。

     那无疑是个能力超群又鼻孔朝天的家伙。

      1942年10月,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仅仅两个月的蒙哥马利精心积蓄力量,在亚历山大以西113公里的阿拉曼重创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打破了正面战场上纳粹不可战胜的神话。11月,火炬计划(注1)大获成功,盟军主力部队在北非顺利登陆。欣喜若狂的英国人举国欢庆,蒙哥马利随即晋升为上将,乔治六世国王为他颁发了巴斯骑士勋章。

    半年多之后,1943年5月,第8集团军和美军配合在突尼斯肃清北非地区的德意残敌,局部战争局势为之彻底逆转。

    也就在这段时间,蒙哥马利频繁而又精准地调动了盟国特别是英国的情报力量:盗取维希政府海军密码本、使用恩格玛(Enigma)密码机以及无敌的辛西娅(注2)等无孔不入的密谍特工----所有这一切,使得北非登陆等战役的盟军战损低至不可思议。

    随着战事的深入,在平时被各国政府各自视为禁脔的情报资源,迫于千变万化的情势也不得不对他人有限地开放。骄傲如蒙哥马利似乎也不能例外,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合作的对象并不包括中国人。

    以沈剑秋的能力,两年多的国际情报交流经历足以让他建立起一个公私兼顾的网络。但是,距离重庆7000多公里之外的埃及,还是实在鞭长莫及。

    日本间谍的信息最初来自美方,那本是一个语焉不详的推测,并无实际的证据支持。沈剑秋的追查开始只是凭借着一种直觉,直到三天前,从上海传来中村英治的确切消息。

    干得漂亮。大哥。阿诚。

    还有,承志。

 

    沈剑秋的嘴角轻轻弯起一个若有若无的弧度,几不可察。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自己的新习惯,并且放纵了大约十秒的时间,回忆起那个喜欢穿着灰色长衫的清隽身影,还有那个与他最爱的白色围巾一样的温润笑容。

    此时,他在做什么?一定又扎在浩如烟海的日文资料中吧?两周前,得知自己借调到委员长侍从室一处(注3)、远赴埃及为中美英高峰会谈执行安全保障任务的消息,原本担任自己与党组织联络员的承志受上级委派火速前往香港,建立起开罗与上海地下党之间的临时紧急中转站,为沈剑秋提供信息情报支持。

    临行匆匆,甚至没有时间告别。

     

    两分钟后,一个高大的年轻人仿佛踏着秒针般出现在咖啡馆的门口。大厅里深棕色的枝形吊灯并不很亮,使得刚从太阳下走进门的人不由脚步一顿。

    应该就是自己要等的人。

    看着侍者向这个方向引路,沈剑秋微微含笑,缓缓起身。昨天深夜,在给上海和重庆连续发报报告中村被清除的消息之后,沈剑秋意外地在通信窗口即将关闭时收到了来自香港的密电:峰会期间,恐有日德联合行动,三国首脑皆为目标。

    一个“恐”字,说明这是承志在香港刚刚得到的信息,尚来不及做更多的证实,甚至来不及与上海沟通。剑秋仿佛能够感受到承志发出这封电文时的犹豫,但很显然,他做对了。

    委员长的专机已经起飞,此时应该正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丘吉尔首相在海上---联合王国数百人的代表团阵容庞大,正在皇家海军战舰的严密护卫下横渡地中海。罗斯福总统也在途中,他曾前后三次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发出会议邀请,蒋委员长的最终接受,使得这位“狮子般勇猛、狐狸般聪敏”的政治家对开罗充满期待。

     这将是一次注定载入史册的会晤。

     但是没有人保证,它一定会圆满顺利。

 

    会议的警卫由驻扎在埃及的英国第8集团军负责,蒙哥马利派出了整整一个旅的精锐。不过,骄傲的大英帝国军人并不认可中国情报官的职业素养,所以,沈剑秋紧急发出的这条盟国情报互通信息,没有收到英美同行的任何回应。

    这种态度很有点像,当年佐尔格(注4)郑重地通报了日本计划进攻美国本土的预言之后,山姆大叔的反应。

    沈剑秋不习惯等待。

    埃及,开罗,谜一样的国家和城市,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四千年的古老与神秘。最最了解这里的,一定是与这座城市有着最紧密联系的人、那些血肉筋脉无法剥离的人。

    面色微黑、身材健壮的年轻人站定,看着眼前这位与他年龄相仿、同样军装笔挺的东方人,目光相接的一瞬,心中莫名一动。很快,两人几乎同时伸出手,隔着小小的橡木圆桌,两个挺拔的身形同时微微前倾,口中都是流利的英语:

    “沈剑秋,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一处,开罗特别行动组组长。”

    “加麦尔.纳赛尔,埃及军事学院,教官。”

    “幸会。”

    “幸会。”

 

    重彩墙壁、高高拱顶,咖啡和甜茶再加上身边袅袅散出的水烟淡淡的辛辣,混合成一股说不清、忘不了的味道和记忆,只属于开罗,属于Fishawi。直到过了许多年以后,已经成为埃及共和国第二任总统的纳赛尔先生,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回忆起那个与沈剑秋初次相见的下午,依然不很明白自己为什么几乎是一见面,就对这个完全陌生的外国人产生了奇妙的信任。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从对方身上,第一眼就看到了对自己国家毫无保留的忠诚。”这是1948年下半年穿越战火到来的一封信,属于他们不多的私人往来。那时,已经升任营参谋的纳赛尔刚刚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伤愈出院,而沈剑秋的祖国正深陷同胞相残的泥沼。

   “我确认,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都将以身相护,死而后已。”

    沈剑秋也一直珍藏着纳赛尔的回信。那个起源于病急乱投医、仓促得甚至有些荒唐的会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两个同样年轻的热血军官之间因为迅速诞生的友谊而达到了职业范围内的最大坦诚:沈剑秋得到了德日谍报组织在开罗的两个接头地点;与此同时,纳赛尔敏锐地觉察到,面前这位英俊的中国军官将在他未来宏伟的人生目标中,起到重要作用。

 

    夜幕初上,夜风渐凉,古老的开罗却一丝也没有沉睡的迹象。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上,正斜挑着最后一抹余晖;不远处,清澈的尼罗河水拍荡着暗蓝色的浪花;孩子们不知忧愁的笑声似乎比下午清晰了许多,正是一天里最好的时光。

    纳赛尔扣上军帽,遮住一头利落的短发;沈剑秋也略略整理仪容,举杯示意:

    “尊敬的纳赛尔先生,很高兴与您相识,祝您达成所愿。”

    “谢谢!沈,也祝你的国家早日和平。”

    “再见,纳赛尔先生!”

    “再见,沈,请叫我加麦尔。”

    “好的,加麦尔,那么下次见面的话,也请叫我剑秋吧。”

    “剑--秋--,”纳赛尔吃力地发出两个模糊的音节,一直端正肃然的脸上显出一丝窘迫,还有一点点稚气,这才是属于这个年龄年轻人正常的表情:“沈,你们中国人的名字太复杂了,我还要想想办法---”

      沙漠初现的星空下,沈剑秋放声大笑。

 

      1943年11月20日凌晨,中国上海,明公馆。

      阿诚快步走进明楼的书房:“大哥,香港转来的开罗密电。”

      明楼戴上眼镜,展开素白的电报纸,上面是阿诚略微潦草的字迹:

    “日德特工即将联手,刺杀三国首脑,时间方式不详。全力阻止中。剑侠(注5)。”

 

 

 

   注1:火炬计划:1942年10—11月,二战北非战场,美英军队在北非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一次登陆战役,代号“火炬”。 

   注2:辛西娅:原名Betty Pack,出生于美国的英国王牌女谍,电影《北非谍影》中的原型。二战中,她不但获取了维希法国在北非的布防图,并且利用美色劝降了大量投降德意的将领,为”火炬“行动的成功实施立下首功。战后,她与战时策反的丈夫查尔斯隐居乡村古堡,1963年去世。

    注3:侍从室一处: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先后有四个处,其中一处主管军事和情报,主任张治中等。

    注4:理查德 佐尔格:德国共产党员,1924年开始为苏联情报部门工作,战时以德国记者的身份常驻东京。曾破获德国”巴巴罗萨“计划情报,但未被斯大林给予重视。不过,苏联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大批远东兵力西调苏德前线,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此外,他还获取了日本的”南进“国策,并预测了日军进攻珍珠港。1944年11月7日因叛国罪被秘密处死,终年49岁。

     注5:剑侠:沈剑秋在GCD组织内的代号。

 

评论(20)

热度(72)